2018年1月25日,公司組團前往臺灣,開始為期7天的環島之行。是日,恰逢武漢入冬以來的首次降雪,還好最終順利抵達桃園機場。
一下飛機,一股熱浪撲面而來,我們順利擺脫了寒冷的冬季。盡管已經是深夜,但還是要做一些必須的工作——換錢、換裝。整個行程是逆時針環臺灣島一周,正常的行程是8天,本次行程縮減為7天。除去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實際游玩時間只有5天,時間非常緊張。于是只在一些熱門景點逗留較長時間。包括:臺北故宮博物院、日月潭、阿里山風景區、太魯閣國家公園、墾丁白沙灣踏浪等。
因為一些歷史原因,北京故宮中部分藏品運至臺灣,組建臺北故宮博物院。這其中比較有名的有:肉形石、翠玉白菜、毛公鼎、寶石紅僧帽壺、宋汝窯蓮花式溫碗、嬰兒枕、《早春圖》、《富春山居圖》等。
導游凱莉是國民黨黨員,對中華文化比較認同,在介紹的時候流露出滿滿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對兩岸分離的遺憾和惆悵。
關于日月潭的最初印象來自于那篇著名的課文《日月潭》。于是乎,它成了大陸人民前往臺灣必去的一處景點。當局為了方便游客同日月潭石碑拍照,在沿岸多處設立了石碑的復制品。




說起臺灣的民謠及流行音樂,可能大家能想起來的有很多——羅大佑的戀曲系列,以及比較久遠的被很多歌手翻唱過的《綠島小夜曲》、《阿里山的姑娘》,當然,還少不了曾經的“靡靡之音”——鄧麗君。但是,來到臺灣就要聽原汁原味的民謠。在休息區,有幸聆聽現場版的高山族民謠,聲音清麗,節奏歡快。雖然聽不懂唱的是什么,但能感覺到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說起阿里山的姑娘,很遺憾,本次行程沒有遇到。此次主要是去欣賞神木群,感受它們的壯闊以及當地人們當年經受的磨難,深感落后就要挨打。




北回歸線在臺灣境內有五處標志,本次行程經過的北回歸線標志位于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話說,太平洋的風很是任性,霎時間群魔亂舞。




都說臺灣美食不可辜負,于是我們去了高雄的旗津夜市,還有臺北的西門町。各種小吃不勝枚舉,全部留在記憶中了!


最后來說說臺灣的海。臺灣四面環海,西面是臺灣海峽,連接東海和南海,東面是太平洋。臺灣的海灘大多比較干凈,除了高雄。因為高雄是工業城市,因此,其沙灘都是灰暗的。











